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范文 > 工作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12 11:31:28
【必备】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必备】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方案 篇1

制作意图: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固定点数、序数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选用材料:纸箱一个、各色小珠扣,即时贴(黄色)绒布,小动物卡片4个

  制作方法:

(1)取一个纸箱,在一面挖一个洞,六面贴上黄色即时贴,纸箱的顶部分十个区,每个区分别钉上1―10颗纽扣,中心粘贴一个圆盘写上数字1―10。

(2)在纸箱的一侧贴上绒布,画一个小房子图形贴上,小房子分四层,每层开四个窗口,将小动物卡片背面贴上粘扣,能与绒布相互粘合。

适应年龄:3岁――5岁幼儿

  操作方法:

(1)箱顶部可进行按数对应实物的练习。

(2)侧面可进行排序的练习,把小动物放在任何一个小窗口,说出在第几层第几号。

(3)可做摸箱,用手摸图案,说出是什么图形。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 “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设计方案 篇3

策划一场大型活动,其实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参与的社会项目。其形式包括会展形式、节庆形式、民俗形式、公关宣传形式等。策划过程一般为:调研、设计、策划、协调和评价共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缺一不可,方能实现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一阶段:调研。鲜明的主题是任何一场大型活动都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主题的调研显得尤为重要。市场调研有助于了解目标客户对活动的期待性要求,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和效果。调研 ……此处隐藏8431个字……这种有效的互动是其他活动所难以具备的。

三、设计创意

1.“月亮姐姐”每个月的问题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一个月四周的题目都是关于哺乳动物的习性的,这样对幼儿的知识接受具有拓展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幼儿把相关的问题加以联系和联想,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思考问题思路。

2.“月亮姐姐”专栏在提问和回答的同时,在“开头语”部分以聊天的方式,以应景的话题与幼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同时在“每周要闻”部分及时将一些同儿童学习生活有关或者感兴趣的新闻,提炼成一句话加以播报,培养了幼儿关了解心身边事、周围事和国家事的好习惯。

四、活动内容和步骤

1. 栏目问题寻找和最终定稿

每周“月亮姐姐”寻找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到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兴趣程度,

而且还必须兼顾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回答采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语句,尽量回避专业术语的出现。

2. 栏目张贴和答案回收

考虑到“月亮姐姐”的形象已经在我园深入人心,加上幼儿等待她出现的急

切心情,每周“月亮姐姐”均会按时在指定的位置张贴,张贴时间为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幼儿可以将“月亮姐姐”提出的问题同家长商量一起解答,并且由家长代劳把答案写在纸上后,投入相应的回收点。

3. 答案评审和奖品颁发

“月亮姐姐”会对每周回收上来的答案进行综合评审,将回答正确的或与准确答案比较接近的幼儿名字记录下来并进行奖励人数的统计。为了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该项活动,“月亮姐姐”还会每周定期准备一些小奖品对回答优秀的幼儿进行颁奖,以资鼓励。

设计方案 篇9

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也随之诞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资料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接受新事物能力超强的中学生们,在面对网络文学这个新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每个人深思研究。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文学是精神的底子,语文则是底子中的底子,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为配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开拓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也为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更好更快地提高同学们阅读、分析、判断、迁移的能力,我选择了此一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旨在给学生开辟出一块新的学习天地。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

2.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有关网站进行调查、检索,提取相关资料,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等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科学发展,关心新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慢慢形成辨证的观察、分析事物、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上网的中学生是越来越多了。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新空间,它带来的网络文学深深地吸引着中学生,影响着中学生。

九年级学生探究性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对网络文学的利弊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在接触网络文学时能有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次研究,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让学生对网络文学的利弊作些真实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以调查报告和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电脑、U盘、数码相机。 2、学生阅读过的网络文学作品。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七、总结提高

(一)此次研究性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放手尽量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中心和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性知识的掌握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需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文件下载不成功,E-mail发不出去,电脑出了故障等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琢磨,探询解决。)Web页的制作过程中,图象、文字魔术般的变化和出神入化的交互性都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三)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的文化基础更加厚实。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四)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动"状态。

(五)"网络文学"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科学发展,关心新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慢慢形成辨证的观察、分析事物、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备】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